巨無霸指數
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 是《經濟學人 Economist》 公布的購買力差異(PPP)指標。要計算幾個國家的購買力差異是非常複雜的經濟學問題,包括了匯率、利率、工資、稅制、消費習慣等等因素。這些因素之中,不少是文化及社會因素,並非單純的經濟因素。
1986年9月,《經濟學人》的彭活迪奧Pam Woodall發表文章以麥當勞快餐店的巨無霸漢堡包作為購買力差異的指數。自此之後每年發報這項巨無霸指數,更加出現了漢堡包經濟學burgernomics這個新名詞。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UBS Wealth Management Research進一步為巨無霸指數加入當地工人需要工作多少分鐘才能買一個巨無霸漢堡包的數據。
當財經分析人員在陌生地區或者國家研究投資環境時,第一個問題是: 1個巨無霸漢堡包的售價是多少美元 ? 第2個問題是,當地的工人要工作多少分鐘才能賺到足夠的錢買那個包?
2009年2月,美國加州的巨無霸是3.54美元,香港是1.72美元、挪威是5.79美元。日本東京和美國洛杉磯的工人平均工作約10分鐘就可以買到一個巨無霸漢堡包。印尼雅加達的工人要工作86分鐘才能買到一個。香港工人則是要工作15分鐘,和瑞士工人相同。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人指責中國操控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價值被低估59%。這個低估59%的數據正是來自巨無霸指數。因為中國的巨無霸價格只是1.3美元,美國是平均3.15美元。
巨無霸指數:http://www.dot382.com/blog/?p=2531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 0 komentar... read them below or add one }
Post a Comment
Come on share your comment, but please do not sp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