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手機致癌風險 專家有計

Diposkan oleh Unknown on Thursday, June 2, 2011



減手機致癌風險 專家有計



近年全球就手機致癌與否爭論不休,世衞(WHO)癌症研究機構日前將手機列為「有可能致癌」級別,風險跟咖啡及鉛等看齊,但專家稱須進一步研究長期及頻繁使用手機的影響。有學者表示,手機接收訊號愈好,輻射功率愈低,建議市民可靠窗戶講電話,或以短訊代通話。



來自14個國家的31名科學家工作小組日前在世界衞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會議上,評估了多項有關人及動物暴露在射頻電磁場環境下對健康影響的研究資料,並認為基於有限數據,長期、高強度用無線通訊設備「可能導致」患神經膠質瘤,屬腦瘤中的惡性腫瘤。



WHO列「有可能手機致癌」級別



雖然該工作小組並無量化罹患該種癌症的風險,但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聲明中提及04年的一項研究,如連續10年平均每天使用手機30分鐘,罹患神經膠質瘤機率便可能增加4成。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致癌風險分為致癌、很可能致癌、可能致癌、無法歸類或很可能不致癌的5個級別,而長期、高強度使用無線通訊設備的風險被評為「可能致癌」,跟鉛、咖啡及醃製蔬菜等同級。同時建議使用免提裝置,或利用手機短訊代替語音通話,減少接觸手機電磁波。



不過,專家承認仍未有確實證據顯示手機是致癌兇手,須要作進一步研究。



理大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高級講師周海林接受查詢時表示,假設同樣的訊號接收情況,Wi-Fi、藍牙的輻射功率較3G或GSM上網手機低,而不同的手機或電子產品量度人體實際吸收射頻能量水平的比吸收率(SAR)亦不同,市民購買前可作比較(見表)。



他坦言,所有電子產品都有輻射,對人的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使用器材、時間及模式不同,對人體的影響都不一樣,需要蒐集更多數據支持有關結論。



手機接收訊號好 輻射功率低



為免吸收過量輻射,周海林建議應到靠近窗戶等接收訊號較佳地方講電話,及避免在電梯等接收訊號較差的地方通話;當通話至電池發熱時便應停止,亦可透過短訊傳達信息,避免手機長時間貼近腦部。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名譽秘書張志偉亦指,醫學上暫時未有證據顯示使用手機會致癌,因為手機的電磁波強度跟微波爐及磁力共振相若,最多只會加熱細胞,不可能如X-光般致癌:「X-光能量高到可以改變分子結構形成電離狀態,而手機的能量極其量只能令身體稍稍變熱。」



全球目前約有50億手機用戶,而本港的手機用戶去年亦突破1,300萬,滲透率達186%,即平均每名市民擁有1.86個手機帳戶。



世衛警告手機煲粥可致癌







{ 0 komentar... read them below or add one }

Post a Comment

Come on share your comment, but please do not spam